GPS衛星系統
1、 GPS衛星系統的由來
1957 年10月4日,蘇聯發射了全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,開創了人類的空間世紀。美國對此密切關注,有一位名叫比爾.蓋伊和數學家和一位叫喬治.威芬巴赫的物 理學家,他們在霍普斯金的應用物理實驗室里發現了一個現象,那就是這顆衛星的頻率出現了偏移,經研究發現是相對運動引起的多普勒頻移效應。
這兩位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,發現如果在地面上架設多部接收機,就可以根據接收到的信號的不同頻差推算出這個衛星的具體位置,他們很高興地把這個研究成果告訴了實驗室主任弗蘭克.麥克盧爾,說他們已經實現了對蘇聯衛星的多普勒定位跟蹤。
弗蘭克主任當時在做海軍的一項研究,研究內容是五角大樓如何知道茫茫大海中軍艦的具體位置,聽到兩位科學家的匯報后他眼前一亮,既然你們能夠發現衛星在哪里,如果把問題反過來,衛星就能發現你們在哪里,海軍軍艦定位的問題有思路了!
GPS系統就按這種思路啟動了,方案中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:衛星該采用低、中、高哪種軌道?如果采用低軌道的話,發射成本比較低,精度比較高,但若覆蓋全球的話則需要200顆衛星,這樣浩大工程實在是負擔不起。
如果采用高軌道,理論上三顆衛星就能覆蓋全球,但除了高軌道衛星的發射難度大之外,更主要的是定位精度會很低,原因有兩個:一是軌道太高會導致測量誤差大,二是靜止軌道與地面物體的相對速度很小,不利于使用多普勒頻移的解算方法。
中軌道是比較折衷的方案,覆蓋全球只需要24-36顆衛星,由于軌道是運動的,即使地面的物體不動,但相對衛星的速度也很大,這就可以充分利用多普勒頻移方法了。
基于以上綜合考慮,美國選擇了24顆衛星的中軌道星座,1978年發射了第一顆,全系統在1995年投入運行,現有衛星30顆,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定位模式,其中民用方式向全球開放。
2、美國的GPS衛星系統
GPS是個好東西,對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相當大,例如汽車和手機導航就非常重要,人們告別了在紙制地圖上找路的歷史。GPS對于探險航海就更重要了,關鍵時刻可以救命。這么好的東西,美國又投入了巨資,居然向全世界免費,難道美國政府是活雷鋒?
其實即使GPS不免費那也收不上來錢,為啥這樣說呢?因為GPS是單向通信體制,這跟廣播電視塔類似。廣播電視塔大家都知道,它只管發射信號,到底有1個收 音機聽還是1萬個收音機聽,廣播電視塔是不知道的,GPS系統也是如此,30顆衛星只管不停地向地面發信號,具體是誰在接收并使用這些信號,它是根本不知 情的,既然不知情,那還怎樣收錢?
通過售賣高價解碼芯片來收錢行不行?答案是不行,因為GPS采用的是只發不收的單向通信機制,這對加密傳輸來說是先天的障礙,即使搞了加密,沒幾天就會被破解了,尤其是民碼還要求簡單易用,接收設備要求成本低廉,這對加密來說就更加困難了。
如果GPS免費,則一定會在全球形成巨大的市場,依托這套系統會產生新的國際性產業,同時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國家軟實力,所以說GPS免費是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。
GPS 免費對全世界的民生來說是個福利,但在軍事方面卻是個挑戰,美國敵對國家的軍機戰艦上當然也可以安裝,美國人也禁止不了,這對美國是不是一個威脅呢?其實 GPS開放的只是民碼,精度比美國軍方使用的軍碼差了十倍,先天就挫了一大截。更重要的是,萬一跟美國打起了仗,人家把GPS民碼給你一停,你已經很依賴 GPS了,甚至連指南針都丟了, 這可就抓瞎了。如果美國不給你停GPS,而是發個欺騙碼,瞄準美國的導彈就可能飛到自己的陣地上,這更加可怕。
所以說,他國的軍備絕不能使用美國的GPS,一旦形成依賴就會像吸毒者一樣無法自拔,必須要發展本國的定位導航系統。當然,發展本國的定位導航系統也只是少 數大國的權利,至于泰國墨西哥等小國家其實是不必操這個心的,因為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實在是太浩大,綜合國力微弱的小國家們根本就造不起,還是老老實實地繼 續用GPS吧,這倒也省心。
- 上一篇:我國關于SF6氣體泄漏的安全規定 2016/3/17
- 下一篇:我國關于SF6氣體泄漏的安全規定 2015/9/10